來源:中國家電網
近日,張阿姨收到了女兒給她買的電熱毯、取暖器、電足浴盆等產品,希望張阿姨能過一個更為溫暖舒適的冬天。季先生對中國家電網記者表示,自己在天氣剛開始降溫時,就早早的在電商平臺上下單了取暖器,“感覺像是一夜入冬了,昨天還穿著短袖,今天就得穿大衣了,天冷的太快了。買個取暖器家里就暖和多了?!?/span>
百度搜索指數顯示,從9月23日秋分節氣開始,取暖器和電熱毯的搜索數據漲幅顯著,如下圖所示,9月17日-10月16日,二者的搜索數據在同比和環比上均大幅增長,而這也與近一個月以來幾輪寒潮的影響有著密切關系。
寒潮影響下,作為有著鮮明季節屬性的品類,取暖產品市場開始升溫。
財經信息聯播報道,十一期間北京取暖器成交率大增,銷量翻倍。蘇寧易購平臺數據顯示,十一期間取暖器銷售同比增長352%。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數據顯示,10月1日—10日期間,電暖器、電熱毯在京東全平臺的成交額分別同比增長148.74%和194.28%。
“取暖是人的馬斯洛需求中最底層的需求。國慶期間,一些地區氣溫變冷,給取暖產品市場帶來了一波小的高潮?!?
除受季節影響外,取暖產品也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屬性。中研普華發布的《2022-2027年中國取暖器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》(以下簡稱報告)顯示,我國取暖產品根據取暖效用分為兩大類,即局部供暖和全屋供暖,北方多地大多采取全屋供暖模式,因此相較而言,南方地區對取暖產品的需求更多迫切。
目前,市面上主流的取暖產品類型包括電油汀、踢腳線、小太陽、暖手寶、暖腳器等。雖然這些產品的單價相對不高,但因其剛需屬性,其市場規模已達百億級,報告表明,預計2023年,我國取暖電器市場規模將達829億元。
守好安全紅線,取暖產品向舒適、智能化發展
中國家電網記者在走訪各賣場時發現,消費者在購買取暖產品時,一方面關心其核心本質的取暖效果如何,另一方面也對其在安全使用上的隱患問題有所顧慮。
消費者的擔心不無道理。作為通電發熱型產品,特別是如電熱毯等更與人體直接接觸,早期其漏電、燙傷、甚至是引發火災的事件已發生過多起。
2022年3月,在市場監管總局抽查的96批次電熱毯產品中,有7批次質量不合格,其中5批次因安全性項目不過關導致不合格,存在起火、漏電等諸多質量隱患,威脅消費者生命和財產安全;2022年3月,江蘇淮安一位居民家中突然起火,起火原因為忘記關閉電熱毯電源;2020年1月19日江西省吉安市某住宅小區因“小太陽”取暖器距離沙發太近引發火災;2018年10月上海靜安某菜場內某用戶使用“小太陽”取暖器烘烤打濕的被子引發起火......
“取暖器屬于大功率高壓產品,如不注意,確實存在安全隱患問題。比如一些老舊房屋有電線老化的情況,承載高功率有一定的風險,會導致線路發硬,引發漏電、起火等事故?;诖?,我們從2014年開始就基本把所有取暖產品的功率降到了2200瓦及以下,就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的安全使用紅線?!辩娚偃A進一步說到,國家有關部門對取暖產品在控溫等方面有著明確的安全標準,進一步從生產層面確保消費者的使用安全。
同時,鐘少華還提到,現在的取暖產品已開始向滿足人們對舒適、健康的要求發展。報告顯示,取暖器產品在特色功能的研發上越來越精進與貼合各種消費場景,例如傾倒斷電、恒溫、定時開關遙控、智能控制、浴室可用防水性強、小巧便攜等等都在逐漸成為標配功能,具備冷暖風、凈化、加濕等更多功能于一體的產品,更極大的滿足了各類顧客的需求點。
而這一點,從當面市場上各種取暖產品的創新功能上也可得見。如美的在取暖器上增加了加濕功能,避免了室內干燥問題;智能互聯功能也在美的取暖器上落地,可以讓用戶遠程操控,更便捷使用;彩虹電熱毯可智能監測用戶的睡眠數據及體征狀態,讓用戶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;海爾暖風機可定時開關機,更方便節能;松下的離子群技術加持在取暖器上,在供暖的同時又可除菌,讓室內空氣更潔凈等。
隨著企業在取暖產品技術研發上的持續投入,人們的冬日生活勢必會更加舒適健康。報告表明,我國取暖器相關專利數量在逐年上升,目前相關企業的專利申請總量近4.3萬件,其中實用新型所占比重******,占比達50%。